发布时间: 2024-06-06 作者: 杏彩体育官网
3月19日下午,在新会区会城街道奇榜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陆晓燕在新村龙溪楼内忙着整理材料。她今年初刚入职,仍需加快熟悉村情村务。附近的花木基地里,绿植掩映着数座精致小屋,承包户李永光在里面与朋友畅聊花场前景。在花木基地一角,两年前把办公场地搬到这里的企业老板冯利新,在学习全屋装修知识。
▲回村创业的冯利新一直在转型谋出路,并有意往文旅方向发展,还自主开了一家“村咖”。
这三个专注于不同事业的奇榜人,却在做着同样的事:不安于现状、寻求新突破。他们所在的奇榜村,是江门的先进村、明星村。商铺、厂房、市场;别墅、补贴、分红;抱团、收租、入股……其物业之雄、福利之好和致富路径之妙,在江门名气不小。多年来,通过集中土地开发利用,探索实施产业项目化管理、公司化运作,奇榜村业态逐渐丰富,村集体经济稳步迅速增加,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6096万元,村民年底分红最高2.9万元。但这个模范生并不安于现状。在当前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奋进“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奇榜村开始积极谋划“新动作”:在坚持工业立村、商业兴村的基础上,加紧步伐快速稳步切入文旅新赛道,致力实现文化旺村。与此同时,密切接触深圳的科创企业,以期为接下来的工业升级做好铺垫。
奇榜村位于蓬江、江海、新会交界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在外界看来,这简直是“天赋异禀”。但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天赋若缺少努力的匹配,很可能沦为“伤仲永”。多年来,奇榜村一直不懈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抓住一次又一次机会,才让自己的“天赋”得以持续兑现。
“人人都说奇榜村位置好,但事实上,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土地流失的大问题。2000年,全村1600多人只有8公顷的耕地可用。”该村党支部书记黎炳雄说,早在当年大家就明白,靠这点零散地搞农业难以脱贫致富,没有办法解决后顾之忧,必须抱团发展。于是,从那时起,奇榜村便着手整合零散土地,采取统一经济核算、村组联营发展等办法,将耕地、山头地、丢荒地、建设用地、旧厂地等土地统统收归村集体,统一规划和支配使用。
20多年来,村“两委”班子抱定一个观点:土地是核心资源,只有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并进行科学的规划,未来当机遇来临时,才能将其抓住,集体经济才会形成竞争力。
土地在手,奇榜村因地制宜做规划、上项目。首先便是兴建工业生产厂房招租赚启动资金,2000年之后的头几年,凭借优越的区位,奇榜村很快吸引了几家大型厂企落户,这也成为村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的“第一步”。随后,该村又充分抓住专业市场兴起的趋势,大力招商引企,水果批发商业市场、五金机电市场、竹木市场、花木市场、物流公司、餐饮公司等齐聚于此,搭建起当时村集体经济的“四梁八柱”。由于租金收入高,奇榜村也被坊间称作江门农村的“物业之王”。
另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情况是,20多年来,虽然国内房地产市场火爆,但奇榜村的产业清单里并没有房地产这个元素。黎炳雄对此表示:“我们村的地太少,一定要用对地方。房地产是一锤子买卖,大家对能否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心里没谱,所以始终没有涉足。”
“租赁让我们尝到甜头,仿佛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有收入进账。”黎炳雄说。托起这份喜悦的,是奇榜村由前瞻思维、灵敏嗅觉、果断抉择、迅速行动构成的“活脑筋”。
奇榜村在江门较早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集体物业管理组,实行公司化管理。以奇榜村集体联合两家当地企业一同成立的水果批发商业市场为例,在管理上严格按市场化运营,聘请职业经理人,制定运营目标,落实经营职责和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合作经营以来,该批发商业市场不断提档升级,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定点市场”“全国十大果品批发商业市场”及“国家双百市场”培育对象,水果批发年交易量超85万吨,年交易金额超20亿元。该村每年因此获得的租金和经营收益超过800万元。
同时,每当村内产业行情走势发生细微变化,奇榜村总是及时作出调整应对。2016年,当看到村里的五金机电市场越做越大,人流物流大幅增多,有产业溢出的机遇时,该村立即决定在市场附近兴建连排商铺,如今这方面的租金收入每年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疫情期间,当发现车城项目发展不力时,该村在研判后又马上着手引入餐饮企业,由于停车位充足,商家生意火爆。这些举措,有力确保了奇榜村资源不被闲置浪费。
奇榜村常被人称为“别墅村”,这是该村前瞻思维的集中体现。早在2000年,村里就作出了规划建设新村的大胆决定,不断把“蛋糕”做大切好,让村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2005年起,奇榜村分三期启动新村建设,按园林小区模式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如今已建成401幢洋房。奇榜村每户人家只要消耗139800元(其余由村补足),就可以住上两层半别墅式洋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一个房子能解决两三代人的居住,剩下的精力,你们可以用来专心搞发展。”黎炳雄说。
▲2005年起,奇榜村分三期启动新村建设,按园林小区模式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图为新村风貌。
2023年,奇榜村的老人津贴为952万元,医疗费补助支出150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79倍、30倍。由此,奇榜村村民在网上发帖称赞:“奇榜的好,是细水长流的好、长吃长有的好。”
虽说村子已有佳绩,但奇榜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打盹儿”,而是铆足“精神头”,时刻保持对政策、市场的敏锐嗅觉,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近年来,文旅消费市场越发“热辣滚烫”。奇榜村看在眼里、念在心头。通过一系列分析江门的餐饮和休闲市场,结合自己优势,奇榜村决定在文旅方面发力,以进一步丰富村里的业态,为未来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提供新的支撑。
去年底,奇榜村着手打造郊野公园、共富广场两大文旅项目。前者旨在把原有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建成一个集观光旅游、户外活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该项目目前已动工,计划于今年“五一”对外开放亮相;后者旨在建成一个“来到江门吃饭就去共富广场”的中高端餐饮集中场所。该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分两期建设,首期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
▲去年底,奇榜村着手打造郊野公园项目,旨在把原有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图为郊野公园太空舱。
陆晓燕,这个在1991年出生的奇榜女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从事文旅行业。今年初,在黎炳雄的邀请下,她选择回到家乡逐梦。围绕服务村里两大文旅项目的基建、活动策划等,她已先后跑了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等多个城市,考察学习当地农村发展文旅业的做法。经过3个多月的接触,她越来越坚信自己正在参与一项非常“高光”的工程。“我们村的区位、交通、土地储备等优势很突出,发展文旅业大有可为。”她说。
同村的李永光跟她有同样的看法。现年50岁的李永光在2018年承包了村里的花木基地。起初,他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店里摆满盆景,等着客人来挑选”。但疫情期间的经历,让他发现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于是,向文旅方向转型的念头油然而生。
▲曾经的花木基地摆满盆景,等客上门,如今通过功能重塑,变身“雅舍”,每天都有不少人相约在此赏花、喝茶、会友、谈生意。图为花木基地一角。
2020年,李永光改变模式,在好风景中布局好经济——充分的发挥花木基地的美丽清香环境,前后投入逾300万元改造场地、重塑功能。渐渐地,花木基地抖落“泥土”,变身“雅舍”,吸引了书法协会、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入驻。如今,每天都有不少人相约在花木基地赏花、喝茶、会友、谈生意。
李永光的这一成功“试水”,无意中为奇榜村发展文旅产业“打了头阵”。“未来,花木基地、郊野公园、共富广场将连成一条文旅消费线路,令人期待。”李永光说。
在发力文旅业的同时,奇榜村不忘“工业立村”的初心,谋求在科学技术创新上也有所作为。
回望来时路,奇榜村的“第一桶金”正是来自2000年初的村级工业区。彼时讲究“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奇榜村兴建了2个工业区,陆续吸引50多家企业入驻,多以包装轻工业为主。
如今,工业生产厂房带来的租金收益依然可观、稳定,黎炳雄和同事们却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若继续走原来出租工业生产厂房的老路子,还能走多久、走多远?
1978年出生的冯利新多年来从事玻璃制造业,2014年回村发展,租了村里工业区的厂房,生意一直不错,但就在2020年前后,一种岩板技术的兴起,让传统玻璃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冯利新只能暂时减少生产,并将精力放到新领域。“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产品的更新迭代也很快,必须及时作出调整或转型谋出路。”冯利新感慨地说。
这并非个例。为此,奇榜村将推进工业区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奇榜村要想在未来保持竞争力,就得瞄准科学技术创新进行‘二次创业’。”黎炳雄说,“我们大家都希望将工业区升级为研究中心、智慧产业园,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近一年多来,随着江门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机遇,大力加强深江合作,双方互动频繁,大量商机涌动。在这轮浪潮中,“坐不住”的奇榜村也在积极行动,村干部多次与深圳企业、团队展开对接,寻找合作机会。黎炳雄说,虽然科学技术创新的远大目标在短期内没办法实现,但这是未来的努力方向,奇榜村必须把工作做在前头。
对于村里的年轻人,黎炳雄很欢迎他们回来干事创业:“我们村没有负债,发展良好,村民信心劲头足,发展平台也不少,希望年轻人在老家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上一篇:东北地区花卉租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