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3-30 作者: 杏彩平台登陆线路
提到法院的工作,不少人或许还停留在开庭审判、财产查封、司法拘留等具有强制色彩的层面。其实,在推进广东“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东莞法院的服务职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展现出更加人性化、灵活多变的一面。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东莞法院,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司法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推动的?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涉及土地、不动产租赁等复杂纠纷逐渐浮出水面。12名花木场主与一家国有企业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已经到期,但由于地块难寻、疫情影响及金钱上的压力等原因,花木场主一直未能按时搬迁,导致双方僵持长达四年之久。而随着 “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国有企业急需回收土地进行复耕,双方矛盾再次升级。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松山湖法庭、松山湖管委会及国有企业携手展开了新一轮的调解与努力。经过广泛协调与沟通,最终为花木场主们找到了合适的搬迁地块,并帮他们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
然而在搬迁期限过后,花木场主们依然未能将土地交还给国有企业。执行法官在实地调查后得知,搬迁受阻的根本原因是不利天气条件所致,并非花木场主故意拖延时间。在了解详细情况后,执行法官及时与国有企业沟通,并同意给予花木场主更多的时间完成搬迁。经过多方努力,12名花木场主相继完成了搬迁工作,案涉土地也顺利交还给国有企业。
这一案件的圆满解决,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又兼顾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种灵活多变的执行手段,也为处理类似复杂纠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长安镇,作为全国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和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市场主体和出租屋数量庞大,不动产租赁合同纠纷成为了困扰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长安镇在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长安法庭设立了“乐居长安”不动产租赁纠纷治理中心。该中心通过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及多方力量,致力于将不动产租赁类型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前端。
“乐居长安”不动产租赁纠纷治理中心通过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共治的工作机制,以及设立“一社区一法官”和固定司法联络员制度,成功构建了一套矛盾纠纷甄别、分流和分级预防化解的工作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纠纷调处的成功率,还有效缓解了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
“乐居长安”不动产租赁纠纷治理中心自设立以来,已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起诉到法庭的不动产租赁纠纷数量同比呈下降趋势。该中心通过积极融入长安镇“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为长安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在茶山镇,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和居住小区数量的增加,各类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茶山法庭联合茶山镇有关部门一同推动成立了“幸福小区”治理中心,通过整合综治、司法、网格、房管、住建等多部门力量,建立起高效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茶山法庭还在纳帕溪谷小区试点设立了“无讼小区”治理工作站,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为小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多元解纷服务。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小区和谐善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完善小区居民议事机制,提升居民参与小区诉源治理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此外,茶山法庭通过积极推动两级法院相关党支部与茶山综治、司法、村委会等多方签署党支部共建协议,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凝聚起强大的解纷合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力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更是对“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有力诠释,为平安茶山建设贡献了司法力量,也为全市各镇街、各村(社区)、各居住小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和谐善治“样板”。
在虎门镇,一场关于“和美村居”建设的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虎门各村(社区)都设立了“和美村居”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分中心,镇级中心则设在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虎门法庭。虎门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多元调解等方式热情参加“和美村居”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同时,虎门镇统筹综治、司法、法庭、公安、网格、人社等多部门力量共同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还为当地社会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法治助力。
在“和美村居”的建设过程中,虎门法庭特别注重加强法治建设的前端治理,通过深入分析研判各社区的矛盾多发领域,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并加大对人民调解员、律师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等调解力量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调解能力和法律素养。同时,镇村两级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中心对纠纷进行甄别、调处和分流引导,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不属于调处化解范围的纠纷,中心将指引群众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
虎门镇作为我市传统工业强镇,工厂企业等经济实体众多,因此虎门法庭不仅将目光聚焦村居社会基层,还积极关注新业态新形势发展。法庭通过深入分析辖区各个社区、工业园区的案件类型和数量,从源头上帮扶企业和社区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通过积极探索具有虎门特色、亮点的“枫桥式”工作方法和经验,为实现一方和谐善治提供法治保障。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东莞法院系统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非消极作用日益凸显,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为“百千万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东莞法院系统将继续发挥司法力量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和方法手段,同时也加强与政府部门、社区、企业等联动与协作,一同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